有些小伙伴经常分不清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感到很困惑,今天我就对这三个概念作个对比说明,希望对大家理解这几个概念有所帮助。
项目
小规模纳税人
小型微利企业
小型、微型企业
一、适用范围
增值税法下的概念
企业所得税法下的概念
企业分类统计下的概念
二、法律依据
《增值税暂行条例》等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和《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银发【2015】309号)
二、定义
增值税法根据会计核算是否健全和年应税销售额这两项指标把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类。
企业所得税法根据登记注册地或实际管理机构是否在中国境内,将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两类,再从居民企业中根据其规模和盈利状况识别出小型微利企业(简称“小微企业”),以便给予优惠政策。
中小企业划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各行业特点制定。
三、判断标准
1.自2018年5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调整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
2. 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可以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3. 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其他个人(自然人),不得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
4.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即≤500万元),但会计核算健全,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
《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小型微利企业需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335”):
1.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
2.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
3.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
注1:年度应税所得额是指年度汇算清缴的年应纳税所得额;
注2:企业从业人数包含派遣用工人数;
注2:从业人数、资产总额按全年季度平均值计算。
即:季度平均值=(季初+季末)/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平均值之和/4
如:
1.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000万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及以上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及以上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以下为微型企业。
2.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
四、作用
分别进行增值税相关的税收征收、优惠管理
分别进行企业所得税相关的税收征收、优惠管理
便于进行相关国民经济统计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