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表“有毒”回答背后:知乎等平台暗藏“毒答案”,律师称或将担责
周鸿祎发文回应此事时提到,这款儿童手表回答问题不是通过人工智能,而是通过抓取互联网公开网站上的信息来回答问题。
新浪科技发现,在知乎、百度知道等平台上,有多个关于中国人和中国历史相关的话题的回复,答案内容也让人无语,可谓“毒答案”。律师指出,如果平台上的内容产生不良影响或者侵权行为,也可能需要担责。
知乎等平台现“毒答案”
“现在的AI,如果你问他问题,感觉是它自己去网上搜索答案,然后从多份答案里总结出它认为合适的,所以答案的本身还是依赖于已经有的内容,只是省了自己搜索总结的过程。” 很多用户都明白,智能产品提供的内容,是来自网络空间的各个渠道。还有消费者直指要害,“应挖出这段文字的出处。”
从该案例中360儿童手表回答的内容倒推,发布类似内容观点的网络平台可能有多家。其中,在知乎、百度知道等平台上,有多个关于中国人和中国历史相关的话题的回复,答案内容也让人无语。
谈到智商问题,有的回答者认为,长期生活在较文明较进步的环境里的人种智商较高。有人在提问中对中国人的外貌进行调侃,语气看起来并不友好。比如,有人问,为什么中国人是矮鼻子小眼睛?还有人在回答中称,“中国人的特色是小眼睛。”
知乎平台上,质疑四大发明的也有不少。有人甚至直接说,“都只是个噱头,当故事看看得了。”“因为强行从自己的成果里找几个散布到全世界后,拿出来吹这种行为本来就很逆天。谁家没发明过点东西?”
还有人对历史典故提出质疑,甚至表示历史多为伪造。
分析人士认为,在各大互动问答平台上,出现一些非善意的嘲讽,传播反科学内容,伤害民族感情,甚至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的内容,这些有问题的素材,在平台上发布没有被纠正,又被某些产品或者渠道抓取,或者被投喂给人工智能,处理不当,其危害性会倍增,尤其是对辨别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低的未成年人来说,危害更大。
谁应该为此负责?
海量的信息,复杂的链条,涉及到内容生成的多个环节,谁应该为产生的不良影响负责?
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律师张中辉认为,当人工智能系统做出错误的决策或产生不良后果时,责任只能由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者、开发者、运营商、销售者承担。“这是因为,根据现行法律法规,人工智能不具备法律主体资格,其不可能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人工智能系统出现问题或产生不良后果,责任只能落在设计、开发、运营、销售该系统的人类身上。”
对于互联网问答平台来说,如果平台上的内容产生不良影响或者侵权行为,也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张中辉律师表示,平台上如果是真人发言,涉及到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民事责任,可以直接适用民法典第1195条和第1197条。《民法典》第1197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比如,2020年8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曾审结一起名誉权纠纷案,二审认定“知乎”平台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处置侵权内容,应对损害扩大部分与发布者承担连带责任,驳回 “知乎”上诉,维持原判。案件起因就是一位大学教授发现有人在网络上对他进行人身攻击,要求删话题未果,因此起诉知乎。
此前,知乎发布《2023年度治理报告》,报告显示,社区通过产品、技术、运营机制、专项治理等多重手段,重点打击网暴、谣言、网络诈骗等违规行为和内容,其中处置网暴等不友善信息超过2909万条,处置谣言等不实信息13.2万条,处置电信诈骗等相关内容 299.3万条。